第651章 赤裸裸的现实(3/4)
裁员,而他只留下了一位员工一一斯坦·李。
事实证明,马丁·古德曼做了一个伟大的决定。
斯坦·李成了时代漫画公司的「超级英雄」,由他所创造的神奇四侠、钢铁侠、×战警等一系列经典漫画形象让时代漫画公司起死回生。
1961年,重回巅峰的时代漫画公司正式更名为漫威漫画公司。
而就在斯坦·李雄心勃勃要带着漫威创造更辉煌的事业时,马丁·古德曼却转手以1500万美元的价格将漫威出售给了卡当斯实业公司。
作为交易的一部分,马丁·古德曼继续担任漫威漫画公司的总裁和发行人,
斯坦·李则仍旧担任漫威漫画公司的主编。
之后的几年里,马丁·古德曼退休,他本寄望儿子奇普·古德曼能够获得卡当斯实业公司的认可,担任漫威的总裁,可卡当斯实业公司却选择了斯坦·李。
斯坦·李为漫威漫画公司制定了一个宏伟的目标,将漫画角色搬上好莱坞的银幕,把漫威打造成「下一个迪士尼」。
但可惜的是,现实给了斯坦·李一记重拳,卡当斯实业公司并不关心漫画被改编称电影是多么有创意的想法,好莱坞也不欢迎一家漫画公司来做电影。
漫威的转型失败了,并很快陷入了窘境,斯坦·李然退场,吉姆·高尔顿成为了漫威漫画的总裁。
在他的带领下,漫威走回了漫画书生意的老路,但依旧无法掩饰颓势,许多漫画从业者甚至不得不转行维持生计,这股低潮期直到80年代之后才有所起色。
1986年,漫威漫画公司的母公司卡当斯实业公司宣告破产,漫威正式被新世界电影公司收购。
而可笑的是,当收购漫威漫画公司的交易被敲定后,新世界电影公司总裁鲍勃·瑞海姆激动的告诉他的市场营销副总裁:「我们刚刚买下了超人。」
新世界电影公司并购漫威漫画公司后几次尝试漫改项目都以失败告终,还计划仿效迪士尼,设立漫威零售店,但后因资金短缺,计划搁浅。
之后新世界电影公司的财务状况每况愈下,最终在1989年被罗纳德·佩雷尔曼以1.4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
罗纳德·佩雷尔曼是个专门从事公司并购和抛售的商人,他的经营之道便是买和卖。
从1989年到1996年,漫威经历了一系列令人头晕目眩的变化和阴谋,这些变化和阴谋的自的是让罗纳德·佩雷尔曼收获了巨大的利益,但公司却没有多大的发展。
到96年,罗纳德·佩雷尔曼债台高筑,漫威再次陷入困境,来到了生死关头。
他孤注一掷,将旗下玩具公司与漫威合并,希望让漫威扭亏为盈,可却事与愿违,公司债务评级被下调,股价下跌。
与此同时,罗纳德·佩雷尔曼在公司经营期间的非法敛财手段也暴露,股东们对他提起了诉讼。
漫威娱乐由此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诉讼战。
前段时间,漫威的诉讼战进入尾声,以债权人艾克·皮尔穆特为首的股东们获得了胜利,他们和罗纳德·佩雷尔曼达成了破产和解。
林氏影业和泡泡宇宙就是在此时介入了这场商业纠纷里,漫威宣布破产之后,以艾克·皮尔穆特等人为首的债权人获得了公司的控制权,但同时他们也背负了2亿美元的债务。
对于此时的漫威来说,这笔债务是一笔天文数字。
如果这些新股东们不能在短时间内让公司扭亏为盈,那么漫威很有可能继续沉沦下去。
就在这个时候,林氏影业和泡泡宇宙如同白骑士一般出现在艾克·皮尔穆特面前,开出了7.5亿美元的报价,打算对漫威进行全面收购。
漫威娱乐91年上市之后,巅峰时期市值也不过15亿美元。
如今刚刚经历破产重组,身上还背负着2亿美元的债务,这7.5亿美元的收购价格直接让股东们跪了。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漫威娱乐正式易主。
聊了半个多小时,陶玉书才将收购漫威娱乐的种种细节讲清楚。
「拿下来就好,这步棋对林氏影业和泡泡宇宙来说至关重要。」林朝阳说。
收购漫威娱乐是林朝阳的提议,陶玉书充分信任他,毫不犹豫的执行。
但一眨眼几个亿美元花出去,未来为了公司的经营说不定还要再投入一些资金,想到这些她不由得感觉到一股压力。
「反正大体方向我都跟玉墨交代了,接下来就看她的了。」
陶玉书现在向林朝阳看齐,也开始当起了甩手掌柜的,可苦了人在美国的陶玉墨。
林朝阳笑哈哈的说道:「这丫头现在指不定怎么骂你呢。
?
「能者多劳嘛,你不是经常说她比我更适合经商嘛。」陶玉书表情轻松,又说道:「她的风格大开大合,确实很适合负责并购事务。」
拿到漫威娱乐控制权之后,陶玉墨的首要目标就是想方设法节省开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