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你的眼睛与我之间(3/3)
姿态,傲慢、自大、游刃有余地亮相,让出版商来发掘你,这样才能开到好合同。”
王子虚问:“所以,在哪个场合亮相,才能让出版商关注我?”
安幼南伸出一根修长手指,在空中一点:“你问到关键了。想要找到那种场合很简单,求我啊。”
“求你了。”
“只要能求我……你怎么这么容易就答应了!?”
王子虚认真地说:“我不想《石中火》失败。”
这是唯一的原因。
他不想《石中火》没人看。没有作家情愿呕心沥血的结晶没人看。
说什么“藏之名山”“留给后人”,只不过是用来宽慰自己的漂亮话。
小说的生命在于传播,在于活在人们的记忆里。作者将生命的一部分分给了故事,这故事就是他生命的延续。
段小桑的一番话后,让他认识到,“作家的责任写完小说就结束了”这句话,究竟有点空。
石同河因为他本人的缘故,就给他的书使绊子;文协那帮人为了给石同河张目,为了打压他本人,就针对他的书大放厥词。
在别人哪里,人就是书,书就是人。
他自己又怎能分开?
如果因为这种事,让《石中火》无人问津,是他的罪过。
“我希望有很多人来读这本书。为此,我愿意做任何事。”王子虚说。
由于太过轻松,安幼南失去了戏耍老鼠的乐趣,反而变得意兴阑珊,哼唧一声:“行吧。
“你要做的也很简单。跟我约一次会就行。”
……
所谓应酬,是指在一个非公开、非工作、非家庭的三非场合,一群男女交换生活残渣和情绪垃圾,就着酒,捎带整合资源人脉。
很多人讨厌应酬。但应酬是刚需。即使僻如王子虚,在初上班那些年,也被迫参加了许多应酬。
或者换个通俗点的称呼,“局”。
局有大有小,有上有下。大者总统会面,小者乞丐开会;上者假面西装、酒会群舞,下者KTV包房、摸摸唱唱。
根据参与者身份不同,局的形式也不同。
安幼南并非要王子虚卖身陪她约会,而是让他去参加一个局。
图书行业相较于20年前,虽然相对地位日渐衰微,但绝对GDP一直在膨胀。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抛开“央级”出版社,民间的私企拼刺刀越来越激烈。
作者需要认识出版商,出版商需要认识渠道商,在需求驱使下,除了BIBF博览会、各大书展、书香节等公开活动外,还有一些闭门活动。
安幼南要王子虚去参加的,就是外界所知甚少、业内无人不知的“古宣阅读沙龙”。
古宣是个知名企业家,他从上世纪就深耕图书市场,是图书行业第一人,在行业内拥有巨大号召力。因此挂他名的这个沙龙也在业内影响巨大。
这个沙龙每年开办,光活动策划到执行,就有一个两百人的工作团队。沙龙实行邀请制,秉承宁缺毋滥原则,每年只邀请100个名额,决不多一个。
虽然数量不多,但每年邀请来的人,必定是行业内的佼佼者、精英,有资格参加这个聚会都值得炫耀,足够馋出业内人士口水。
这个活动就显赫至此。
当然,王子虚是没有资格收到邀请的。
尽管他拿了西河文会首奖、上了《获得》,还在网上火了一把,但据安幼南语,那依然不够格,起码要拿一个国家级的奖,才能跻身其中。
不过,安幼南是何许人也?她就是国内龙头级的渠道商。所以,如果是她邀请,自然能让王子虚拥有资格。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