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1/3)
18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翻译百姓的饥荒,由于居上位者吞吃赋税多,所以成为饥荒。百姓难于治理,是由于居上位者有所作为,所以难于治理。百姓轻视死亡,是由于居上位者求生过于丰厚,因此轻视死亡。唯有不因为生存有所作为者,要比以生为贵者贤明。
百姓不畏惧死亡,为何用死来恐吓他们。假如使百姓经常畏惧死亡,而成为独裁者,我就抓起来杀死,谁敢呢?本有司杀者杀伐。代替司杀者杀伐,就叫做代替高明匠人去砍削。代替高明匠人去砍削者,很少有不伤到他手的。)
(备注1、本段由七十四章与七十五章两张组成,本不必分段,前段讲“大道废,有仁义”,道本无为,该段紧接讲上位者有为治世对人民的影响。
2、天地虽大,其化也均,上位者求其多则民得少,有为治世终将乱世,中国历史几千年的进程无不如此。如《天下》篇对墨子的评论,治世者再贤能勤勉,然而过高的要求纵使其能达到,天下人也无法跟随。例子再简单不过,一贫如洗而矢志不渝者历来有之,而天下之人无不是衣食足而后知荣辱。
3、“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人活着,并非为了梦想和家人,只有一个,就是活下去。无为自然自可长生,越努力长生越适得其反。《渔父》曰“人有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举足愈数而迹愈多,走愈疾而影不离身,自以为尚迟,疾走不休,绝力而死。不知处阴以休影,处静以息迹,愚亦甚矣!”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4、何谓自然,何谓人为?《秋水》有言曰“何谓天?何谓人?”北海若曰“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故曰‘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可知,自然就是天生地长,人为即在智慧的辅助下有所作为。
5、“奇”有独裁者之意,假如使百姓经常畏惧死亡,而成为独裁者,我就抓起来杀死,谁敢呢?唯有司杀者!“司杀者”即掌管杀伐者,也就是道,世间没有人能够逃脱阴阳之道,世界对所有人真的都是公平的,绝对不存在偏爱。你道为何佛能够无生无灭,不入六道轮回,就是因为佛抱一守静,在“二”的世界里一切事物都在发展变化,而在“一”的世界里一切都混沌着。
6、“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举头三尺有神明,人坏事做尽,自有司杀者杀,世界上不存在替天行道这种事,没有人能替天行道。所有的悲剧都是罪有应得,所有的喜事都是理应所得,勉强作为只会自食恶果。有这样一个笑话航船将翻,一船人面临落水,有人跪地祷告上帝,诉说有无辜者在船上,上帝回答说‘我凑齐这一船人容易吗’。往日里听闻笑笑也就罢了,但现在你知道,这是一个事实。
7、所谓上位者,不但指君王,也包括臣子,君王治世会扰乱天下,臣子同样如此,《人间世》曰“且德厚信矼,未达人气;名闻不争,未达人心。而强以仁义绳墨之言,术暴人之前者,是以人恶有其美也,命之曰菑菑人。菑人者,人必反菑之。若殆为人菑夫。”
“且苟为人悦贤而恶不肖,恶用而求有以异?若唯无诏,王公必将乘人而斗其捷。而目将荧之,而色将平之,口将营之,容将形之,心且成之。是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顺始无穷,若殆以不信厚言,必死于暴人之前矣!”
“且昔者桀杀关龙逢,纣杀王子比干,是皆修其身以下伛拊人之民,以下拂其上者也,故其君因其修以挤之。是好名者也。”
“昔者尧攻丛枝、胥、敖,禹攻有扈。国为虚厉,身为刑戮。其用兵不止,其求实无已,是皆求名实者也,而独不闻之乎?名实者,圣人之所不能胜也,而况若乎!”
这里暂不翻译,请大家自行查阅资料。臣子有为外不能治理天下,内不能保全自身。倘若不得又该如何呢?《人间世》后文了臣子之道
颜阖将傅卫灵公大子,而问于蘧伯玉曰“有人于此,其德天杀。与之为无方,则危吾国;与之为有方,则危吾身。其知适足以知人之过,而不知其所以过。若然者,吾奈之何?”
蘧伯玉曰“善哉问乎!戒之,慎之,正女身哉!形莫若就,心莫若和。虽然,之二者有患,就不欲入,和不欲出。形就而入,且为颠为灭,为崩为蹶;心和而出,且为声为名,为妖为孽。彼且为婴儿,亦与之为婴儿;彼且为无町畦,亦与之为无町畦;彼且为无崖,亦与之为无崖;达之,入于无疵。”
“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戒之,慎之,积伐而美者以犯之,几矣!”
“汝不知夫养虎者乎?不敢以生物与之,为其杀之之怒也;不敢以全物与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诸天流浪从冒牌傻柱开始
美女之神秘高手
我的超模老婆
恋上我的冰山女友
九幽天帝
一夜惊婚:总裁掌中宝
薇薇安
快穿傲娇男神成长记
她切回满级大号了
权御群雄